今年8月,本市將啟動老舊房屋建筑抗震節能綜合改造,對不符合抗震設防標準的房屋建筑進行加固或拆除,相關費用由實施責任主體承擔。
1980年以前建成的城鎮房屋建筑、1980年至2002年間建成的公共服務設施均將納入改造范圍。前期摸底調查顯示,全市共有約4000萬平方米城鎮房屋建筑面臨改造。經過改造后,這些老舊房屋建筑將可抗烈度為8度的地震。這項工程浩大的改造預計將耗時10年。
三類老舊房屋納入改造范圍
根據市政府日前印發的《北京市房屋建筑抗震節能綜合改造工作實施意見》(以下簡稱“實施意見”),從今年8月起,本市老舊房屋建筑抗震節能綜合改造將在全市范圍內全面展開。 市住建委副主任張農科昨天表示,此次綜合改造是本市開展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,目的是提升房屋建筑安全和節能水平,使抗震能力達到現行國家規范要求,使房屋建筑使用壽命延長至少10年,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老百姓的使用面積。
根據實施意見,以下三類建筑將納入排查鑒定范圍:一是1980年以前建成的城鎮房屋建筑;二是納入北京市規劃保留村莊的農村住宅;三是1980年至2002年期間建成的幼兒園、醫院、體育場館、博物館、文化館、圖書館、影劇院、商場、交通樞紐等人員密集的公共服務設施。
張農科說,根據目前摸底調查掌握的情況,全市共有4000萬平方米城鎮房屋建筑將面臨改造,農村的情況還在調研中。
改造后房屋可抗8度烈度地震
張農科表示,根據實施意見的要求,本市老舊房屋建筑經過綜合改造后,抗震能力須達到現行國家規范要求,本市將按8度烈度進行設防。“要做到大震不倒,中震可修。” 據張農科介紹,除抗震設防標準不夠,本市老舊房屋建筑還存在兩個問題:一是沒有節能措施,房屋建筑既無外保溫做法,亦無內保溫做法,冬季室內溫度很難達標,且耗能嚴重;二是附屬設施老化,上下水、燃氣、供暖主管道、電線以及屋面防水等附屬設施超期服役,造成一定安全隱患。進行抗震改造的同時進行節能綜合改造,將有效降低分批改造的成本。
張農科表示,綜合改造將使這些老舊房屋建筑的節能能力大幅提高,在降低采暖季標準煤耗三分之二的情況下,室內溫度能夠達到本市冬季室溫標準,附屬設施如管線等得到更新,房屋建筑的使用更加舒適,房屋建筑使用壽命至少延長10年。
樓房外立面加裝一個“緊箍咒” 據介紹,抗震鑒定階段,工作人員除對設計圖紙進行復核驗算,還需要進入房屋建筑現場對磚、砂漿、混凝土的實際強度進行檢測,可能需要進行一定的剔鑿。工程實施過程中,抗震加固需要對房屋建筑外墻進行剔鑿,入戶做鋼拉桿;供熱計量溫控系統改造需要一定的入戶改管;附屬設施的改造也需要入戶施工。
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,抗震鑒定和綜合改造會產生施工噪音,同時還難免要進行短期的入戶施工,對業主、使用人的生產、生活帶來一定的干擾和影響,需要業主和使用人配合。